牧者心聲

以神為中心的「快活」、「慢活」
日期﹕2016年07月29日
 


「不要急,最緊要快」是你常說的話嗎?你日常的工作是否都會被「死線」限制?生活與速度的關係其實相當密切,我們乘電梯、地鐵時,總會在關門前的數秒拔腿狂奔;在超市、便利店,如果服務員超過1分鐘仍未結好帳會使我們變得不耐煩,暗唸這家店沒有效率。而我每天最動氣的時候,就是每晚要牽著身形和態度仿如「加菲貓」的小狗外出「慢」步。為了不被人告我虐畜,迫使我學習以龜速步伐,好配合牠緩慢的動作。生活就是與速度無盡的抗衡,當人類由農畜漁業社會進入到工商業體系、由銅版印刷到數碼科技的時代,尤其需要速度。而速度的準則就是「快」,這彷彿一部不可質疑的法典,法律之前,人人要快。但是,速度並非只有快的選項而已,慢,也是一種可能,而近年來以慢代快的思維亦逐漸成型,甚至蔚為風潮。

居於倫敦的加拿大記者卡爾.霍諾(Carl Honore)著作《慢活》,提倡「該快則快,該慢則慢」的平衡生活模式,不管是走路、說話、飲食、工作或旅遊也不應一味求快,倒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步速。他強調「放慢生活不代表遲緩、退步或反科技,而是放棄『為快而快』的思想,重整及提升生活品質。」休閒時,人放慢速度,這不是拖延時間,而是讓人在生活中找到平衡。

我自己傾向於將「慢活」視為一個重新審視、省思自我的機會,在這樣的審視過程當中,看到自己過往的生活態度,以及真正期盼的。猶太人有個很好的習慣,在新一年的頭三十日必須減慢生活的節奏,好能有更多的休閒,反思過去一年的成敗,以及如何在新的一年活得更合上帝的心意。

快慢從來不是重點,生活才是。我們沒有需要因此丟棄過往所有的生活方式,生命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,「慢活」即如一具調校器,讓我們得以再次尋找生活的方位。可惜,今日不少人在忙碌中失去了自己,看不見生命中最重要的事。「忙」使人「盲」,工作後的「休閒」使人「得力」。

試想,今天我們「快活」地追求到的物質,有多少是浪費的。想想自己有多少東西,沒有舊就丟棄,就會心裏明白。那不只是浪費物品,更是浪費生命!「人若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甚麼益處呢?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?」(太16:26)

「慢活」需要有信心,明白創造我們的天父,只要我們按照祂的旨意而活,便一定能活得蒙福、活得豐富。耶穌叫人不要為生活憂慮,祂說:「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,也不種,也不收,也不積蓄在倉裡,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。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?」(太6:26)祂又說:「你想百合花怎麼長起來;它也不勞苦,也不紡線。然而我告訴你們,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,他所穿戴的,還不如這花一朵呢!」(路12:27)

依靠天父生活,可以過得既悠然又豐足。相反,人人靠著自己的方法、力量去搏取,不但會造成競爭激烈的社會,還會帶來戰爭的禍害,令土地荒涼、民不聊生;人類很多的困苦,都是出於人禍多於天災。然而,安於天命而「慢活」,會否令你想到懶洋洋、不事生產的生活態度?

「慢活」在於有智慧地做好時間管理,把精力投放在重要的事情上。「慢活」是有目標地讓身心處於最佳狀態,各人按著所領受的恩賜和引導,「做好自己份工」。如大家都各按其職,這有別於漫無目的、毫無責任、沒有建樹地"hea"。雖然「慢活」,但可以提高創作力和生產力,社會還是會進步的。

事實上,無論「快活」「慢活」,基本的支撐點還是在於「人」。快速,幫助我們發展出意料之外的生活面貌,它並非絕對的罪惡;同樣的,當我們過度將「慢活」當做生活的至上原則,也有可能讓我們變得懶惰。事實上,這不是一個非快即慢的是非題,或者誰有誰無的選擇,這其實是一個在「過」與「不及」之間力求均衡的生活公式的計算。

當「時間就是金錢」、「快就是高效率」、「忙就是成功」這些觀念,令我們分秒必爭的時候;當我們陷入「時間貧乏」(time poverty)危機、睡眠不足的時候,「慢活」可以是一個提醒,使人脫離機械化的生活,不以速度及物質來衡量成功,享受上帝給我們生命的精彩,重尋人性中的淳樸與美善。「熱心而無見識,實為不善;腳步急快的,易入歧途。」(箴言19:2;和合本修訂版)或許,「慢活」叫人可留意身旁的人,有需要時伸出援手,為身邊的人帶來一點關懷與愛護,使世間多添點人情味。弟兄姊妹,我們的生活都是趕忙的嗎?能否稍為慢下來,欣賞身邊的事物,如路邊的小花?甚或在急於做決定時,也停下來,等候天父的帶領再作行動。

生命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,而善用生命乃是我們給祂的禮物,我們要效法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完成使命,這是上帝期望我們獻呈的禮物,而工作有助有我們達成這個目標。關鍵是如何工作,在神的設計中,休閒時間和工作時間一樣,都應以神為中心。

故此,我立志不再逼迫我的「加菲」小狗,感恩從牠身上學習「慢活」日子。

 
 

網頁設計及維護 科擎科技有限公司 (IGT).

免責條款 & 私穏條例聲明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© 2024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友愛堂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